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電 題:京城歐美同學會有支“海歸”合唱團
  中新社記者 楊凱淇
  “長亭外,古道邊,芳草碧連天……”在古色古香的歐美同學會大院深處,幾十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正在專註的排練歌曲。一本樂譜、一支筆、一個水杯、一副老花鏡,這“四大件”成為多數人的標準“裝備”。院子的保安告訴中新社記者,合唱團每周六都會聚在這裡,風雨無阻。
  “學長,這個音符您看得清嗎?”“學長,您的外套掉在地上了。”合唱團成員之間獨特的稱呼方式令記者十分好奇,經詢問才得知,這其實源自他們不同尋常的身份。
  這支合唱團的團長史慰英告訴記者,這裡的絕大多數人都是歐美同學會的會員,有過留洋經歷,因此,所有人都用“學長”來稱呼彼此,無關年齡與性別。她介紹說,合唱團的全名是歐美同學會合唱團,成立於1994年,至今已有19年曆史,她本人就是首批成員。
  和她同時參團的“元老”還有20多人仍在堅持排練,白世蔭就是其中之一。“我們都說自己是‘80後’。”他笑著介紹說,他和坐在他身邊的幾位老人都已經年過八旬,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的“海歸”。“我們在合唱團已經快20年了,每周過來見見這些老朋友,挺好的。歲數大了,就是圖個樂兒。”
  白世蔭說,當年自己參加合唱團時60多歲,隨著年齡增長,現在嗓子、記憶力都不如以前了,但是熱情不減。今年72歲的丁培璠也說,老人們記性不好,實在難為了合唱團的老師。“剛學的新歌,下周再來就忘光了。”
  儘管如此,這些老海歸對合唱團的追隨始終未間斷。“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。”史慰英說,大家都有留學經歷,有共同語言,雖然從事的工作五花八門,比如航空航天、石油勘測、機械工程等等,但都熱愛文藝,所以能夠通過合唱團結交很多好朋友。
  “這麼多年來,合唱團能堅持下來不容易。”史慰英回憶起多年的排練經歷,感慨萬千。“剛成立的時候只有六七十人,後來慢慢發展,頂峰的時候有一百多人。”她自豪地說,合唱團參加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演出,“我們上過中央電視臺的春晚、港澳回歸晚會,也去敬老院慰問聯誼等。”史慰英坦言,雖然演出的時候光彩照人,但合唱團也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期。
  “我們有過三四年的‘流浪’生涯。”她笑著說,2000年前後,之前的排練場地需要重建和裝修,合唱團只能另尋去處。從中石油的老幹部活動中心到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學,從地質大學再到中央音樂學院,先後換了四五個地方。幾年前,合唱團終於回歸到歐美同學會大院。“我們感覺回到了家。”她說,留學人員對這個地方很有歸屬感。
  今年正值歐美同學會建會百年,合唱團為一系列慶祝活動做出了很多努力。為了補充新鮮血液,還招募了一些年輕人加入。“合唱團不會散,”史慰英笑著說,“我們還要迎接同學會的下一個百年呢。”(完)  (原標題:京城歐美同學會有支“海歸”合唱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71tehfo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